曹德旺说猪肉涨价才合理到底什么意思?
图:Henri Rousseau
11月初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曹德旺的发言里提到了最近猪肉涨价的事,下面是曹德旺的发言内容:
改革开放前,1978年改革开放,那时候还是一个寒冬,还是一个票据时代,真正中国告别票据时代到今年才24年,那时候的猪肉多少钱?两块多钱一斤。我的工人有多少钱?他们的工资才30块钱一个月。现在多少钱?现在平均起来要7000块钱,加起来工资涨了200倍。农民养猪,猪肉涨了多少钱?2块钱到现在的涨价之前才20几块,才涨10倍。就按照今天60块来算,也才涨30倍。我们应该大胆的、勇敢的接受这些农副产品涨价。可能涨价是合理的,不涨价才是不合理的。
事情过去差不多十天了,突然成了热点。也正常,多数人看完都会不高兴。媒体更加知道群众的嗨点在哪里,凝练出更刺激的标题:曹德旺谈猪肉涨价,不涨价才不合理!
一点悬念没有,所有相关报道的评论里,曹德旺被扫射成了蜂窝煤。
曹德旺的发言肯定有问题,过于跳跃,并且很容易让人总结出错误的因果关系。
猪肉多少钱最好?当然是越便宜越好。极大丰富,跟不要钱似的。所以猪肉为什么涨了,因为供给变少了,至于这背后的原因咱今天就不聊了,总之是供给变少。而如果不允许涨价呢?那么猪肉只会更少。之前说过的,涨价才能让猪肉变便宜。
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感知自己生活变好了?最直观的是收入增长了,也就是赚到更多钱了。但钱只是交易媒介,社会是否真的变繁荣,背后是整个社会商品告别稀缺变得更加充裕。否则给每个人印钱就好了,一人一个月领一百万,人均年收入上千万,大家的日子是不是就变好了?显然不会,对应的商品没有增加,物价大涨,钱变得不值钱。所以金钱的购买力非常重要。
再看曹德旺说的,以前一个月赚30块钱,猪肉2块钱一斤。多恐怖,一般人根本不舍得吃猪肉。这也是真实历史,逢年过节才有机会吃上肉。原因不是人们账面上的“工资低”,仅仅是猪肉稀缺。如果今天人均工资30块钱,猪肉1块钱可以买一吨,谁会抱怨猪肉贵呢?
平均工资涨了200多倍,尽管这种统计是比较含糊的,但相比40年前明面上的数字涨幅百倍是有的。人们的购买能力是否也涨了这么多呢?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有的商品比如部分数码产品,人们的购买能力甚至是千倍涨幅,而有的商品,比如一线城市的房子,人们依然望尘莫及。所以完全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过去四十年,每种商品所在领域的开放程度不一样,每种商品的需求也有强弱之分,这就导致了不同商品的稀缺程度的不同。所以曹德旺用几十年来工资涨幅和猪肉价格涨幅来论证涨价的合理性显然有问题。
但推测涨价的合理性,结论没错,也就是曹德旺说的“可能涨价是合理的”,那么进一步说,不涨价才是不合理的,实则遵循的是市场规律。
曹德旺用收入涨幅来论证猪肉涨价的合理性,给人的感觉是全国人民忙活了几十年,收入只是名义上的提高,数字游戏。那就不是经济发展了,是印钞游戏。所以,我特别理解舆论对曹德旺的唾骂。
但曹德旺是谁?精明能干的玻璃大王,完整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本土企业家,首屈一指的慈善家,对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洞察极其敏锐,就连美国工会什么把戏一望便知。所以,曹德旺怎么会是人们以为的那个意思呢。
过去我常常强调大家要学会看新闻,这其中当然包括了一些靠谱大佬(胡说八道的大佬也不少)的言论,很多时候大佬们的发言不是辩论不是论文,甚至前后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只是恰好诸多相关信息都堆在一起了,其中有很多不方便或者发言者认为不言自明的背景知识,比较跳跃。媒体再给凝练甚至断章取义之后,舆论的反应就全是情绪了。
说说我看到这段发言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吧,非常简单:第一,近期猪肉供给变少了,涨价是价格信号,不允许涨价如同发烧的人把温度计扔了试图回避发烧的事实。第二,几十年来水一直就没少放。这是简单又重要的真相,理应成为常识。但看到这么多的愤怒评论,可见它一直以来又不那么简单。
相关:涨价才能让猪肉变便宜